周良年事已高,八十岁高龄,毕生从事文物工作,此次整理三千二百块古牌匾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块珍贵的宋代状元牌匾,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填补了国内宋代木制文物的记录,消息传出木牌匾制作,令人倍感振奋。
偶然发现
北京通州,文物管理所的前任领导周良,已经年逾八旬,他一辈子都在研究文物。最近,他在整理收藏家李烈钧送来的三千二百块旧牌匾时,无意间有了惊人的发现。那些牌匾里,有一块看起来像是清代嘉庆年间的状元牌匾木牌匾制作,但周良仔细研究后,发现它其实是宋代嘉定年间的作品。这个发现,就好比在沙漠里找到了一颗特别亮的宝石。
那会儿光线昏暗,周良凭借过往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那块牌子。牌子长170厘米,宽70厘米,板面的漆大多已经脱落,若不走近几乎辨认不出上面的文字。这看似寻常的牌子,即将揭开一段尘封的往事。
牌匾信息
这块匾额的出处很有讲究。状元刘渭亲手书写了它,采用阳刻技法,当中“进士”二字写得格外舒展。匾的右侧自上而下镌刻着“本科状元刘渭”,左侧则是“嘉定庚辰科龚坤立”。从这些文字能够看出,这是宋代嘉定庚辰科状元刘渭赠送给同科进士龚坤的题词。
科举完成后,多数时候匾额由主考官或高官题写,而状元给同科进士题匾的情况极为罕见,比如这方小匾,它本身风格就很独特,在众多匾额中显得格外突出,它所体现的是科举制度中一个难得的场景。
状元刘渭
根据资料,刘渭的字号是志清,家乡位于婺州金华,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他在宋宁宗嘉定十三年,也就是庚辰科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被授予特补承事郎的官职,同时还担任建康军节度判官的签书一职,但是关于他其他的生平事迹,资料上却记载得很少。
我们对他刘渭所知有限,但可以断定,在他当时,金榜题名定然是件值得炫耀的事。他替龚坤书写题字并雕琢匾额,可能是同窗间的情谊所致,也可能是对同科进士的一种祝愿,这些背后的故事还有待我们逐步探寻。
牌匾材质
这块匾是江南油杉木做的。这种木料非常坚固,油性充足,纹理平直,表面光滑,还不容易受潮。正因为有这些优点,它才在将近八百年的时间里没有烂掉,现在凑近了还能闻到一点杉木的香味。
可以想象,在这悠长的岁月中,这块招牌能够经受住时间的侵蚀,确实不易。它就像一位不言不语的老者,身上凝聚着时光的沧桑,默默地伫立着,等待着被人们注视,诉说着过去的经历。
人为破坏
这块宝贵的匾额,底部不幸被削去了一段,宽约有十厘米,边缘切割得十分规整。右上角也存在破损,而底部经过人工打磨变得平整,这些迹象表明,它或许曾被人当作过门板使用。
这确实是个令人心酸的经历,当初那块光彩夺目的状元牌匾,如今却成了做门板的材料,好在周良注意到了它,才让它有机会重新出来,再次展现它本来的样子。
真伪确认
周良认为这个匾额并非后代所加,毕竟关乎家族声望,若要重做,定是重要事宜,必定有仪式,也会被载入史册,但此匾上毫无相关文字。牌匾鉴赏家姚远利同样断言,此物年代久远。
这让我们更加相信这枚宋代状元匾额的真实和宝贵,它是历史的见证,是难得的文化遗产。
大家觉得这个宋代状元匾额里,还隐藏着哪些未知的谜团?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可以给它点个赞,也麻烦帮忙传一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