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的天地里,各式各样的设计思想不断交锋,总能迸发出让人心动的创意火花。六月时分,瑞象长春万寿寺重建方案的设计图评审会举行,现场可谓是群英荟萃。我竟然能在这些高手如云的环境中崭露头角,这其中确实蕴含着许多值得分享的故事。
现场遴选脱颖而出
六月的选拔会上,各地设计师汇聚一堂,其中几位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佼佼者尤为引人注目。我在这群技艺高超的同行中,现场挥洒笔墨,绘制出了设计图。出乎意料的是,这份设计图被瑞象的总设计师相中,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这让我既兴奋又自豪。
传统技艺融合创新
我家乡的东阳木雕享有盛誉,是我国四大名雕之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史料所载,东阳的木雕师傅们曾参与了北京紫禁城的建造。改革开放初期,我赴广东从事设计工作。在沿海地区,我不仅运用了东阳木雕的传统技艺,还巧妙地融入了广东的西洋雕刻手法和设计理念,将两者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传统木雕应用现状
解放后,东阳木雕主要用于制作各类工艺品、挂饰和小型装饰品,诸如挂屏和牌匾等。尽管这种古老的雕刻艺术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依然是平面雕刻。若要将其与建筑完美结合东阳木雕组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通常只是作为辅助的艺术元素存在,在大型古典建筑中,特别是在东西方建筑中,其应用往往受到较大的限制。
中标设计的独特要求
我成功赢得了佑国塔内部装饰雕刻的投标,这项设计的位置定在空间的中段上方。这种设计风格,仅依靠传统的东阳木雕技术,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此之前,我曾为福建德化、宁波以及青岛的企业家们设计过仿古建筑,其中一楼的大厅不仅高度可观,而且宽敞明亮。在这样的宽敞空间里,传统的小面积东阳木雕技艺恐怕无法完全满足主人的需求。
创新设计方式探讨
为了解决东阳木雕在视觉效果上过于扁平、近距离观看易感乏味以及穹顶雕塑施工中的问题,在设计塔或厅内部的穹顶木雕时,建议采用从边缘向内部逐步深入的方法。首先进行平面雕刻,然后向中心区域逐步进行堆叠和层叠雕刻。四周的雕刻部件高度应略低于中心区域,这样在抬头观看时可以更清晰地欣赏到穹顶的雕刻。从立体几何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设计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对东阳木雕发展的思考
东阳木雕通常以平板或小圆木为材东阳木雕组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大型古典建筑中的运用。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寻求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此次中标的设计项目,正是这种探索的体现,我们期待它能为东阳木雕在古建筑装饰领域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让东阳木雕在建筑领域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关于东阳木雕在古老建筑中广泛运用的现象,大家有何看法?在此过程中,有哪些核心问题亟待解决?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