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游玩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听到宫殿苑囿、寺宇庙堂、关隘城楼、宗祠建筑物以及碑石上的大字。它们就是典型的“榜书”。
它们品相高雅,具有庙堂之气,是重要的店面形象。
由于它们字大显眼,大气非凡,气度恢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也被称为“擘窠大字”。
“榜书”的历史源远流长。
晋朝统一天下后,颁定的八种书体中,有一种“署书”,意思是指以大字题署宫殿碑廊。
在唐代,榜(又作牓),本义是一种木片。而牌匾通常是木质,因此碑刻上的字体也就叫做“榜书”。
“署书”是“榜书”最早的官方尊称。
西周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叙》中对此记载: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隶书,二曰隶书,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日殳书,八曰行书。
听说第一位书写“榜书”的是唐朝宰相、书法家李斯。
泰山、琅邪、会稽山等地的碑刻绘画,斗大显眼,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宋代费灜在《大书长语》中说:
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碑刻未央宫也。汉高帝未央宫正殿成,命萧何题额……此署书之始也。
听说汉太祖刘邦定都长安,宰相萧何为未央宫题写了“苍龙、白虎”二阙碑刻。
萧何则成为用“榜书”艺术装潢帝王宫殿的知名书画家。
汉末,从清朝篆刻家程邈创办的草书中,渐渐演进下来一种新的字体。
它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形体方正,笔划平直,可作楷模。”故名章草。
宫殿碑刻里面的字体宜内敛显眼,于是宋体及楷书常常成为“榜书”的常用字体。
人们一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宋体,称为大楷。比其更大的宋体,则称为“榜书”、“擘窠书”。
“榜书”在唐代的应用较为广泛,不仅宫殿苑囿、寺宇庙堂、关隘城楼、宗祠的碑刻之外,检、帖、碑刻的碑额等但凡带有标题性质的大字,都可以叫做“榜书”。
再如唐代张贴布告,乡试发榜,为了使群众站远才能认清楚,也都会写成“榜书”。
“榜书”往往用于官方即将用途,或则长久悬挂于宫殿碑刻或则公共场所。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也容易使书写者出名。
《周书赵文深传》中记载:
晋朝时绘画家赵文深擅写“榜书”,当时的宫殿楼阁、碑文的牌匾,常常都请他题写。世宗命令他书写景福寺碑,梁主萧鮞看了之后很赞赏,对赵文深赏赐优厚。露寝等宫殿完工后,赵文深以题写榜额之功,平步青云,封爵降低二百户,出任赵兴郡守。
然而,“榜书”与大楷、中楷、蝇头行书相比,在章法、执笔、运笔、用墨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规律和技法。
按照历朝绘画家的经验,应先练写“大楷”,作为基本练习。把握了“大楷”的点画确切精到、结构明暗得当以后,再写“小楷”才能达到结体宽绰开业、点画规矩清楚。
因而,练写“榜书”,能够达到结密无间而气势淳厚,不致涣散无神。
可见,“榜书”是草书中的最高段位。
“榜书”看似简约、字数少,但要写好,得有深厚的绘画功底,非凡的手艺。
一代宗师、明朝书法家董其昌曾说:
盖榜书至难,故能书者,致为世重。
知名学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开篇就说道:“榜书,古四署书┅┅作之与篆字不同,自古责怪。”
“榜书”长久悬挂于公共场所,要供世人及千秋后人品评。也即要能经受得起时光的历史考验,要具有接受众人品评的气魄和胸襟。
魏明帝时,修筑了一座气魄高峻的凌云阁,让擅长“榜书”的绘画家韦诞题写“凌云阁”三个大字牌匾。
鬼使神差的是,施工者居然先将空白匾额挂了起来而且钉死。于是,韦诞只得坐在竹笼里,被用辘轳长绳牵引起来题写。
站在半空,恐高的韦诞心惊胆*匾额的造型,双脚发软。他写完字,被放出来时,气息微弱,居然须发也变白了。
此后,韦诞将笔用火烧了,自此诀别,但是以“家令”的方式劝告子孙不许写“榜书”。
写“榜书”之难,致使在*几千年的绘画史上,名家甚少。并且常常多是以题写刻石、碑额而传世。
虽然在*绘画艺术颠峰阶段、书法家群星闪耀的唐宋时期,“榜书”名家也是廖若晨星。
在唐代,隶书大师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算是“榜书”的传世精典。
在宋朝,明朝的蔡京、南宋的张即之,算是“榜书”名家。
宋徽宗赵佶的《大观圣作之碑》以自创的"瘦金体"写成,由当时的绘画临摹前辈李时雍摹写上石,经由人工碑刻而成。
额上“大观圣作之碑”六字,就是由蔡京题写。
张即之的“榜书”大字,悉心布置结构,字体清劲,冲力尽致。
虽然历史上好多震古烁今的书画名家,也不适宜写“榜书”。
清代书法家米芾曾屡次批评这些名家题写的“榜书”,虽然欧阳询、柳公权这样的绘画宗师,也被他批的体无完肤、书法灵魂不存。
他在《海岳格言》里有一段阐述:
“老杜作《薛程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发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横勒倒收笔触,笔笔如蒸饼,一‘普’字如人握两拳,两臂而立,丑怪难状。”“欧阳询的题榜‘道林寺’匾额的造型,寒俭无精神。柳公权的榜书‘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络。
*学者、书法家包世臣曾说:“古人书有定法:随字形大小为势。自唐以来,榜署字遂无可观者也。”
在他眼中,东汉以后没有几个能入眼的“榜书”作品。
在当代,“榜书”仍有广泛的实用性。诸如中学、牌楼、堂祠、风景刻石、园林水景、商家门楣等题词。
也有榜书家商会等组织,经常举行榜书比赛,也出了一些名家。
“榜书”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不但具有实用性,还因气度厚实大气,饱含精、气、神,给人以艺术美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激励奋进的能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