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将活动场所分为天空与大地,或是天界、尘世、阴间。个体离世百年后,须前往阴间接受阎罗的裁决,其一生善恶功业都将被明察秋毫。现在就分析阴司门面上文字所揭示的人生真谛。
人性善恶自知者明
有些人犯了过错却不肯认错,正应了那句俗话“蛇不晓得自己有毒,人不明晓自己有过”。不论旁人怎样规劝引导,他们还是我行我素。能够洞察人心的人,真是难得。譬如纪晓岚应对皇帝过分的要求,运用巧妙的言语,既保护了自己又点醒皇帝,消弭了可能的祸端。这表明一个人若能看清自己的对错,就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放纵人性身败名裂
有些人只看重眼前的微小好处,比如那些只贪恋钱财,不重视学问和品德的人,他们放纵自己的本性。这些人做事从不顾忌后果,最后常常会失去一切,连后代也会跟着受牵连。就像过去有些官员,为了钱财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不仅自己晚年名誉扫地,家族也跟着受辱。这提醒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让自身的缺点左右自己的行为。
善恶有报慎言慎行
有些人活着时做了坏事却没受到惩罚,便以为可以躲过后果。其实,干坏事的人即使活着时没被追究,死后也难安生。比如那个故事,林家女人贿赂刘八郎没成功就心生怨恨,刘八郎却坚持做正确的事。最后阎王查办时,林家女人被打入地狱,刘八郎反而得到了奖赏。这说明做善做恶都会有结果,人在世上说话做事都要小心。
躲避责任地府受苦
有些人活在世上干坏事,却不肯承担责任,死后下地狱就会遭罪。地府到底有没有,现在还没人能说清楚,不过这个说法挺有道理的。现实里那些作恶的家伙,一旦蹲大牢地府的匾额,活着的日子就跟地狱差不多。所以我们做事前得掂量清楚,有好结果就赶紧去干,要是干坏事,就一定不能做。
不必猖狂看淡名利
司马迁作为历史学家曾言过,人难免会逝去,有的死得有价值,有的则毫无意义。活着的时候,不必过于张扬,也不应过分看重成就和财富。生命终将结束,关键在于能留下美名地府的匾额,体面地告别。那些为名利不择手段的人,即便曾经显赫一时,最终也可能遭遇悲惨结局。
领悟对联趋利避害
明白生死界限有助于洞悉世间百态。认清人心美丑须反躬自省,功过有赏罚需小心做事。领会这些道理之后,便可以扬善惩恶,求福避祸,从而确保日子安稳。我们须不断告诫自己远离恶行,积极行善。
你们看完这些,是不是想起了周围那些心地不同的人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同时请支持一下,把这篇文章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