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厨房如果使用一块质量上乘的切菜板,那么做饭体验会大大改善,它不仅有助于保持刀具的锋利,也能保障食材的干净,现在就向各位推荐五种被称为“木制切菜板最佳选择”的优质木制品。
白果树:自带“消毒液”的砧板
这棵白果树生长速度很慢,是爷爷栽种的,可能要到孙子辈才能收获白果。不过,正因为如此,它的木质特别结实,风干后的密度在六百到七百克每立方厘米之间,硬度非常适中。用它来切菜,刀具不容易磨损,用它来砸骨头,骨头上也不会留下明显的印子。白果树木质中含有天然抗菌物质,比如银杏酚和银杏内酯,这些物质可以克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新制的银杏木切菜板,能够阻挡很多细菌,用久了,泡在盐水里,还能再次进行“杀菌”。
柿子树:能当“传家宝”的砧板
华北乡村好木材有哪些,柿子树制成的砧板颇具传统特色。这种木材的密度介于0.7到0.8克每立方厘米,管孔极为细密,水与油都不易渗入其中。自行切完整个西瓜后,砧板上残留的湿渍仅为0.2毫升每平方厘米,不足一般木材的一半。村里张婶家的那块砧板,已经使用了十二年,依然十分坚固。木材中含有的单宁成分能够自行修复轻微的表面损伤,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表面会逐渐变得更加光滑。
柳树:不用“养”的软弹王
当地流传一种看法,称柳木制成的案板无需维护就很牢固,这颇为奇妙。由于柳树树皮所含的水杨酸具备天然防潮防腐的特性,即便在湿润环境中也不易滋生霉菌。但这类材质忌讳暴晒好木材有哪些,村中长辈提及“柳木案板需养护三年”,其真实含义是将它置于阴凉透风之处逐步风干。有些作坊会采用烟熏方法来加工,使案板更加耐用,不过在家中利用时,应当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明亮光线下。
桑木:剁骨头的好帮手
江浙地区的人们经常使用桑木来制作切菜板,这种材料的纹理比较复杂,切割肉类时可以均匀地传递力量,某个位置承受的压强只有0.3兆帕,这个数值远远小于大多数木材的情况,桑木里面还含有一些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成分,能够有效地防止霉菌生长。我家那个切菜板已经用了五年,板面积聚了一层黄褐色的包浆,阻挡液体渗入的效果更好了,切完鱼之后用流动的水冲刷,鱼腥味就很容易洗干净。
皂角树:会“自己洗澡”的宝贝
云贵川一带的皂角树砧板制作非常讲究,这种木材的密度很高,每立方厘米超过0.85克,材质极为致密。它的细胞间隙非常细小,水和油都很难渗透其中。更奇特的是,这种木材中天然含有皂角成分,只要切完菜后用清水清洗,油污就会自动去除。用它来切鱼虾,腥味不容易附着。即便处理味道浓重的食材,也不会发生串味现象。
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的树木生长,各式各样的木材制成的砧板都有其独特的长处。你们在家里一般用哪种砧板?欢迎大家到评论区分享,这样或许能找到称心如意的新砧板,也请不要忘记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