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宋代时期的状元匾额意外地出现在了眼前,这确实让人感到异常兴奋!这一发现为我国宋代的木质文物填补了空白,被誉为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珍宝。现在,我们就来逐一深入了解这块价值连城的匾额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它所蕴含的故事。
惊喜发现
在北京通州区即将举办李烈钧先生收藏的古代牌匾展览之际,工作人员对展品进行了常规的整理。整理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宋代状元的牌匾。这块牌匾之前由于包含“嘉”字,被误归入了清代嘉庆年间的状元牌匾类别。周良先生,一位经验丰富的文物专家,对清代状元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这块牌匾并非出自清代,而是宋代的“嘉定”时期所制。这一发现,成功揭开了这块牌匾的神秘面纱。
牌匾外观
刘渭这位状元所题写的牌匾,其长度有1.7米,宽度则是0.7米。匾面上的油漆已经剥落得差不多了,如果不走近仔细观察,上面的文字几乎看不清楚。这块牌匾运用了阳刻的技艺,正中央刻有“进士”这两个字。在左侧,我们能看到“本科状元刘渭题”的字样,而右侧则是“嘉定庚辰科龚坤立”的字迹。观察其外观,可以推断这应该是由宋代嘉定庚辰科的状元刘渭,为同一科举的进士龚坤所题写的牌匾。
题匾罕有
科举考试落幕之后,往往是由主考官或是有声望的官员为那些高中的人题写匾额。不过,在本届科举中宋代竖匾额,状元为同届进士题匾的情形极为罕见。这种题匾的做法,无疑让这块匾额显得更加与众不同,同时也更加宝贵。
状元信息
史料中关于刘渭的记载寥寥无几,只知道他名叫志清,来自婺州金华(现今的浙江省金华市)。在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的庚辰科考试中,他荣获了状元的荣誉,随后被任命为特补承事郎,并肩负起建康军节度判官的职责。至于他的其他生平细节,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题写的龚坤匾额,或许是我们探寻他生平事迹的少数线索之一。
牌匾材质
这块匾额采用的是源自江南的油杉木,这种木材的特点是质地坚硬、油分充足、纹理挺直、表面光滑、具备良好的防水和防潮功能。即便经历了800年的风雨洗礼,它依然没有出现任何霉变,而且靠近时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杉木清香。然而宋代竖匾额,在牌匾的右侧,我们能够观察到约20厘米长、5厘米宽的裂痕;而在其下方,有一块大约10厘米宽的长条被整齐地削去,这些裂痕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保存原因
牌匾右上角有破损的痕迹,下方则是整齐的破坏形状,这显示出周良推测它过去可能是作为“门”使用的。因为匾额的宽度超过了实际门的大小,所以它不得不被“削足适履”。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使用方式,它才在多次灾难中得以保全。另外,周良凭借他丰富的经验,排除了后人重新制作的可能性。
大家对这块宋代状元的匾额上哪一部分特别关注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另外,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并帮忙转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