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口解元府坐落北横口村古古道南侧,为清朝乾隆年间武解元李志元的府第。
李志元,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生于北横口村,自幼聪慧好学木牌坊匾额,文武兼修,诗歌歌赋过目成咏,且好书画,颜柳各体均能书写;于武可舞练120斤重的石锁,并能搬移三、四百斤重的方石,且刀枪剑戟等万般兵器件件皆精。李志元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乙未科殿试中,以精湛的弓马、高超的剑法、精湛的武功技压群英,重夺科举第一名。殿试第一名称“解元”,故称李志元为武解元。考中乡试后,清廷拟委以武爵位,而李志元考虑严尊已殁,只老母在堂,乃婉言奉迎清廷任命,返乡尽孝。
返乡后,李志元对祖祖辈传下的旧宅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规划,修筑宅子的匠人请的是广东五台的,所以宅子按浙江风格悉心修筑。
解元府分南北两大片,北片又分为中、东、西三处四合院,法院是解元的主宅,坐北朝南,为两进式别墅,最里三院上房为三间向阳二层砖木结构房屋,二层有阳台三孔,中间一孔阳台可开启瞭望。二层楼墙体为木板拼铺而成,严密合缝,可泼水不漏。该院东西四房为帯前檐明柱式硬山顶二层楼,所有房屋前廊柱均为石条挑出,不用砖砌。房屋主体部位也采用了石柱砌建,此院南有砖木结构硬山顶过厅,过厅为一明两暗,明间设有屏门,可以开启。过厅前又为五院,掀背有山墙高配房。此院前有砖砌门楼右侧花墙,门楼南为府第房门,房门左右土堆上镌有卧狮两尊,雕工精细。房门北侧有后门,也称马道,房门平常不开,均走北侧门。每逢过年、婚庆大典、迎送宾客时才开北门。整个解元府宅建筑古拙优雅,气度恢宏,疏密有致,颇显高深。自房门至后院内宅一共有九道门槛,故人称“九道门槛”。房门南面为照壁墙,砖砌灰瓦顶。照壁墙左右竖有旗杆石二块,均为外方内圆,为两半合成并外罩铁箍,旗杆石高五尺,二尺半见方,中间各立有柏木旗杆二根。
此院北侧为东院,东院为二进四合院,分配房及正房。正房内建有地窖,正房西侧为大家房。
解元府法院西侧是横口有名的兴善寺寺庙。古寺西隔道是解元府西院。此院正房为二层房屋,东西有配房各三间。另外,村中十字街有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房一座,坐北朝南,沿街而建,称“看会楼”。
解元府东北建有戏台一座,解元为女眷唱戏便捷在戏台南侧构建唱戏楼,也叫“一间楼”(只有一间房大小),楼中悬挂有解元手书的“彤管杨修”四大字。
整个解元府有房百余间,抢占北横口十字街北部大半,府第、楼阁、牌坊、庙宇布于其间,疏密有致,成为横石村一大水景。
北横口侯氏节孝牌楼侯氏节孝坊坐落北横口西街北侧、清乾隆间武解元李志元府宅西大街口。
是为李志元之母侯氏所建节孝牌楼。
李志元之父李乾,清乾隆*子监生。娶妻侯氏,平乡马峪人(一说天津人)。李乾中年去世,遗子李志元尚幼。侯氏遂亲督其学。时因家贫无钱买纸笔,乃效明代文学家欧阳修之母故事,地铺沙土为纸,折狄为笔,教子习字读书。后李志元入县学为秀才,转习剑法,并于乾隆三十九年以顺天科举殿试第一名中举,故称为解元。尔后李志元将母之事绩报县,经县、府地方官申报县丞,由清廷旌表并赐银建坊。
牌楼为乾隆五六年(公元1785年)建。历二百余年保存完好,近些年村中又按旧貌重修并彩绘。牌楼为木结构,双表柱,歇山顶。牌楼高约5.6米,宽2.2米。左侧为两根高3米、0.35米见方的石柱。石柱立于汉白玉铺成的地基上,两石柱前后设有夹石柱,夹石柱上部为石鼓座,鼓上卧龙岩。又辅以铁条将夹石柱与石柱牢牢箍住。两石柱间上为栏额,栏额下两端与石柱相接处按木雀替,上饰彩绘。栏额上雕有卷草纹纹样。栏额上为木质额坊,额坊为蓝底木牌坊匾额,上阳刻有“旌*子监太学生李乾之妻侯氏节孝坊”金色大字一行;两侧竖刻篆字:“乾隆五六年榴月谷旦”;两侧篆字:“男乙未科殿试李志元立”。额坊上为一木坊,上刻有蝙蝠、卷云纹纹样。枋上正中为一木碑刻,蓝底金字:为“荻影清寂”四行书大字;两侧竖刻篆字:“特授直隶定兴府正堂军功加二级随带又加一级纪录一次纪功一次朱澜,赐举人出身文林郎平乡县事加三级记录三次徐时行”;两侧篆字:“特授修职郎平乡县儒家教谕孙维墉,特授修职佐郎天镇县儒家训导李朴”。
金字牌匾左右各有砖雕行仙居云图石雕两帧。木牌匾上方为一刻有燮龙纹纹样的额坊。坊上为平身科五踩砖雕四朵。拐角及两翼为为五踩重昂角科廊柱。砖雕正中挂竖碑刻,蓝底,上刻有“恩荣”两金字。廊柱上托庑殿式顶,上铺布廊柱。顶正脊为花脊。两端设鸱吻。垂脊上设有狮子、獬、龙、凤及仙人等砖雕凿物。牌楼前后檐各设有铁棍两根,以起支撑与固定牌楼顶之作用。
横口木牌楼是平乡除苍岩山、贾庄朝阳寺外境内现存的第三座唐代木牌楼。且形制较大,制做彩绘也精致,再加保存较好。故堪称是一座较珍稀的唐代木牌楼建筑。
这是几年前回去拍的一张相片,侯氏节孝牌楼旁边(东面)便是解元府第的一角,解元府房门在牌楼的西北面。
解元府西北有戏台一座。解元为女眷唱戏便捷,在戏台南侧构建唱戏楼,也叫“一间楼,楼中悬挂着解元手书的“彤管杨修”四个大字。现在一间楼也已破败。
元府侧的古槐,已被现代建筑所包围。遗憾的是解元府古建筑群现在已被拆除,让人倍感欣慰。这儿新增了许多新建筑,侯氏节孝牌楼即使经过改造,却与旧式建筑变得这么不和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