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里,一些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用心守护着传统技艺的精华,他们让悠久的文化在当代社会重新活跃起来。
漳浦剪纸传承之光
漳浦剪纸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也是海洋文化精心培育的艺术结晶。二零零九年福建仙游木雕,这项技艺作为剪纸艺术的代表,被纳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少萍是第六批国家级漳浦剪纸传承人,她的家乡在福建漳浦县。她凭借高超的剪艺,持续进行革新,使这门古老手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吸引了大批年轻学子加入学习行列。
浦城剪纸独特魅力
浦城剪纸的历史悠久,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它的艺术风格非常特别。周冬梅是第六批国家级浦城剪纸传承人,她的作品很有代表性。她非常重视挖掘浦城剪纸的文化价值,把传统的图案和现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非常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浦城剪纸有了更多现代感,也让它的传承发展得越来越好。
寿山石雕匠心传承
陈益晶是第六批国家级寿山石雕传承人之一,长期从事寿山石雕创作。寿山石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凭借其特殊的材质和精妙的雕刻手法而著称。陈益晶凭借对石材的深入认知和娴熟技艺,为每一方寿山石注入灵魂,使这门古老的手艺能够延续并进步。
惠安石雕精彩技艺
惠安石雕包含影雕等多种类型。影雕起源于清代“针黑白”手艺,七十年代结合绘画技巧进步。李亚华、吴德强、张建奎属于第六批国家级惠安石雕传承代表。在号称“世界石雕之都”的惠安,他们自幼便与石头打交道,数十年如一日,凭借双手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惠和石文化园围绕石文化及非遗影雕开辟了专门的旅游线路。
木雕艺术多元发展
泉州木雕的历史非常悠久,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或者家族内部传承下去的。张红萍和郑银聘是第六批国家级泉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者。另外,莆田木雕在清朝时有了更大的发展,到了2003年获得了“中国木雕之城”的荣誉,并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春辉作为莆田木雕的传承人福建仙游木雕,积极推动这门手艺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木雕的独特魅力。
其他技艺传承风采
福州软木画出现在二十年代,结合雕刻和绘画,被称为“东方艺术瑰宝”,陈国弦是第六批国家软木画传承代表人物。厦门珠绣很有特色,谢丽瑜作为传承者,守护着这项技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领域里,默默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付出着努力。
这些掌握传统工艺的匠人,倾注毕生心血去守护,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你身边有哪些难以忘怀的民间绝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