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手艺的传承状况令人敬佩,两位老艺人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求平衡,他们的经历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特色文创
刘老师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很多小型的龙舟模型和以屈原为内容的书签,这些竟然都是他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大的尺寸卖得不好,而小的尺寸却很受游客欢迎。他对此有点不好意思,但这些小东西却能让许多人了解峡江木雕,迷你型的设计寄寓着这门传统工艺走出小圈子愿望。
深山工坊
湖南会同靠山的地方,向昌平老师的工作室样子很特别,院子里挂着的木头很显眼。向老师的口音很浓,但为人很周到,他刻的鸟和动物,还有生活里的事,比如牡丹和喜鹊,都刻得特别像。如今,还是有人来请他做陪嫁的柜子,住在山里的人都很喜欢这种有人的热闹。
学艺艰难
起初觉得木雕很有趣,看刘老师用刻刀时,才知道这活儿比解高等数学题还难。他手掌上全是厚厚的茧子,说明打好基础至少要三年才能入门。现在年轻人普遍吃不了这份苦,也坐不住那么久。向老师那边,虽然也有学手艺的人,但多数是来感受一下木雕花边图案大全,时间最长的也就学了大约半年。
平衡难题
两位教师都碰到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保守与更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刘教授担心太更新会偏离传统,太保守又没人关注,这种情况,跟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既考虑现实又不想放弃理想的矛盾很相似。
朴实哲言
离开的时候,老师指着那棵老树,告诉我们木雕要基础扎实,枝干要朝着光明的方向伸展。这些话虽然说得不多,却让人心里有很多想法。回到学校后,在火车上看着老师送的小木雕鸟,想到大学生就像这只小鸟,刚离开家学习飞翔,传统工艺的继承也要守住根本木雕花边图案大全,还要尝试新的道路。
传承使命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文化的传承不是空话,而是普通人不断付出和钻研的结果。我们也许没法像保护手艺的行家那样投入全部生命,但可以负责起记录和传播的任务。就像刘先生说的那样,只要有人愿意留意,他们就会下定决心把本事一代代传下去。
社会各界指出,当今学生对于文化传承还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并且传播这篇文章,一起努力保护传统手艺,促进其发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