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建筑中的牌匾宛如颗颗闪耀的宝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引得人们纷纷追寻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


独乐寺观音阁匾额


天津蓟州的独乐寺观音阁,其正面上层明间前檐下,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这块匾额,饱经风霜,目睹了独乐寺的荣辱变迁。当你站在阁前,抬头望去,匾额显得庄重而威严,蓝底与金字的搭配,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周围的游客匾额用楷书,纷纷停下脚步,欣赏这块匾额,心中不禁想象着它背后的故事。

圣母殿匾额

圣母殿前廊中央挂着的“显灵昭济圣母”这块匾额,乃北宋时期所制。匾上装饰有白云朵式的花边,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在圣母殿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匾额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前来祭拜祈福的人们,一见到这块匾额,便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古人对圣母的深深敬意。

弥陀殿匾额


弥陀殿正面的檐下挂着一块“弥陀殿”的横匾,这块横匾制作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是辽金时期最大的华带式牌匾之一。横匾的尺寸相当可观,字体显得格外雄浑有力。站在弥陀殿的外面,凝视着这块已经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的匾额,不禁让人联想到金代工匠那精湛的技艺,以及那个时代建筑的辉煌景象。

无极门匾额


永乐宫的无极门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即1294年,它是现今唯一存世的元代官式宫门。门上“无极之门”四个字的匾额,是元代书法家商挺所题写。那遒劲有力的书法,充分展现了元代书法的独特韵味。这块匾额是永乐宫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原木版匾额。

岳麓书院匾额


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亲自题写了“岳麓书院”四个字,并制作成了匾额。到了明代,这块匾额被刻石并镶嵌在了书院外门牌楼上。皇帝的题字使得岳麓书院的名声传遍了四方。众多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求学,沉浸在千年学府的辉煌之中。

其他匾额风采


皇乾殿上悬挂的“皇乾殿”匾额,乃明世宗嘉靖皇帝亲笔所书;栖霞寺的门口,“摄山栖霞寺”四个大字,出自乾隆皇帝之手;大慈阁的“海藏法施”匾额,则是嘉庆皇帝的墨宝。这些御笔题写的匾额,不仅书法艺术价值非凡,更彰显了皇家对寺庙的深切关注。此外,塔坪寺的“无上正觉”匾额、豫园的“豫园”门额等,也都各具特色匾额用楷书,为建筑增色不少。

这些年代久远的牌匾,你最偏爱哪一块?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