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对故宫内那些引人注目的牌匾背后所包含的深刻意蕴和来历感到好奇?今天,我将逐一为大家揭开这些由皇帝亲自书写的牌匾所隐藏的秘密。
中和殿“允执厥中”
中和殿中,那幅写着“允执厥中”的横幅,是乾隆皇帝亲手书就。这匾额的由来,可追溯至《尚书》的记载,舜帝曾对大禹告诫,人心险恶,难以揣摩,道心深奥,难以洞察。他强调,唯有专心致志、真诚不渝地恪守中庸之道,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这匾额置于中和殿,宛如一记警钟,时刻提醒皇家在治理天下时必须坚守中正之道。
保和殿“皇建有极”
保和殿上悬挂的“皇建有极”四字,乃乾隆皇帝所题。这四个字凸显了皇帝确立全国最高公正标准的责任,内含加强皇权的意图。在封建王朝的那个时代故宫匾额画,这块匾额一直彰显着皇家无上的地位与权力,提醒着世人皇权的威严所在。
乾清宫“正大光明”
乾清宫上方的“正大光明”匾额,是顺治帝亲手所题。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宋代学者朱熹的著作。在朱熹的书中,“乾”字代表天空,“坤”字则指代大地,共同寓意着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光明之道。自雍正年间开始,乾清宫便成为存放立储诏书之所,这块匾额也因此见证了清朝皇室众多秘密和传承。
太和殿“建极绥猷”
太和殿之上,挂有乾隆皇帝亲手书写的“建极绥猷”匾额。“极”字象征房屋的脊梁,“建极”则暗示着确立公正的治国之道;“绥”字表示顺应,“猷”字则代表着规则。这四个字共同传达了这样的含义:国家的统治者应当顺应天命,迎合民意,运用公正的规则来治理国家,体现了人们对帝王治理国家的美好愿景。
交泰殿“无为”
交泰殿的匾额上镌刻着“无为”二字故宫匾额画,这由康熙皇帝亲笔所书。此理念源于老子所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康熙皇帝书写这四个字,其意在于警示君主应关注百姓的困苦,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他希冀在遵循自然法则的统治下,国家能够达到稳定与安宁。
养心殿“中正仁和”与“勤政亲贤”
雍正帝把住所搬到了养心殿,殿内高挂的“中正仁和”匾额,表明了皇帝应追求中庸之道,保持正直无私,以及仁爱和谐,这反映了他对自己行为规范的严格标准。此外,“勤政亲贤”这四个字,揭示了雍正帝一生坚持的自律精神和对他人严格要求的作风。在旁边,有一个叫“三希堂”的房间,里面陈列着三件书法领域的瑰宝;这个“三希”的称号,同样鼓舞着乾隆帝,使他持续地追求进步,努力地提升自我。
在这些珍贵的御笔题匾里,哪一块所包含的深远寓意最让你感慨万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