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碾玉手艺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和匠心,特别是那关键的圆形工具“砣”怎么雕刻,它究竟是如何将玉石从粗糙的原石转变为精美的玉器的,这一点实在让人感到十分好奇。
砣之基础
砣,古时用于碾琢玉石的工具,呈圆形。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可分为冲砣、磨砣、木砣、皮砣等种类。起初,人们用铁铸成圆形的砣,放置在盛有沙和水的水盆里,通过脚踏使其旋转,并添加沙粒来切割玉石。《诗经》中提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际上是指将石头研磨成浆,制成解玉砂,与玉雕工具一同使用。
解玉砂探秘
章鸿钊在《石雅》中详细研究了解玉砂。他提出,解玉砂主要分为石榴石和刚玉两大类。红砂属于石榴石,适用于磨制软玉;紫砂则是刚玉,适合磨硬玉。到了清末,材料有了改进,人们开始使用类似现代锯子的钢条,配合浸水以及解玉砂,逐步进行切割和磨制。
开玉之法
玉石常常带有石皮,若要取用玉石,必先去除这层石皮,这个过程称作开玉。人们会用浸过水的红砂将去除了石皮后的玉石切割成块状或条状,然后根据玉石的具体情况来制作器物。这一环节是后续加工的基础,而准确的开玉工艺则为器物的成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冲砣塑形
冲砣的用途在于打磨玉石方块的边缘,形成器物的形状。它采用厚度在四五分或二三分的钢圈怎么雕刻,钢圈内横置厚实的竹板,并通过紫胶将其固定在木轴上。随后,利用浸泡过水的纯净红砂对玉条进行冲削,以去除棱角。这一过程为玉器初步确定了大致的轮廓。
打磨工序
分步骤进行打磨,先以磨砣为主,接着用木砣,再是胶砣,最后用皮砣。磨砣由二三分厚的钢盘和木轴组成,尺寸有六七种。使用磨砣后,玉石表面更加光滑细腻。之后,木砣、胶砣、皮砣依次使用,使玉器表面更加完美。
雕刻装饰
玉器的制作中,掏膛和上花两项工艺尤为重要。掏膛技术被誉为“玉作内行中的绝技”,需借助钢卷筒等工具来完成。而上花工艺则是先以金刚钻钻孔,随后用弯弓锯与细石沙共同切割出图案,最后进行磨光处理。这样,一件精美的玉器便基本制作完成。
现代手工砣机碾玉的技艺已经无人传承,而汉以前玉雕的技术也已被岁月掩埋。人们不禁好奇,这些失传的古法中,是否蕴藏着令人惊叹的奥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分享,别忘了点赞和转发!